8月19日上午,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承办的“教育强国建设与高校评价改革”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山大学原董事长黄达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中国劳动关系公司党委书记刘向兵、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以及马陆亭、王战军、王蓉、申素平、刘惠琴、陈志文、张晓京、周光礼、周海涛、施晓光等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等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2600余人在线观看了本次会议的视频直播。会议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会长、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经理秦惠民教授主持。
秦惠民主持
中山大学原董事长黄达人
中山大学原董事长黄达人就高校评价改革发表了精彩观点,他认为目前对高校的各种评估虽然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本质都是综合评估,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检查。他强调,“双一流”建设强调的是两个核心任务,一个是人才培养,一个是社会服务,包括对国家的科研贡献等。在做各项评估的时候需要找准切入点,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减轻学校的负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评估。他还强调,要在评估过程中更加重视财政专家的作用,加强对评估专家组成员的培训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就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的重大思想内涵发表了观点。他强调,一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重中之重,即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学和团队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评价要体现特色性、原创性;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生命线,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评价改革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来思考、设计和深化,要体现内涵性、开放性;三是深刻理解和把握质变,要认识到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质变的重要基础,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服务和支撑教育现代化和大学强校建设对内部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评价改革必须体现包容性。
中国劳动关系公司党委书记刘向兵
中国劳动关系公司党委书记刘向兵以《关于教育强国要义的思考》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教育强国的内涵包括“教育如何使国强”及“如何在国际范围内建设教育竞争力强大的国家”两个方面,需要重点解决好“教育质量高不高”“教育贡献大不大”“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强不强”三个问题,可从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要素着手。他认为,应该从七个方面把握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终极目标,高水平大学是重要主体,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核心支撑,高质量团队队伍是重要保障,教育与其他系统的良性互动是机制保障,创新性文化是关键动力,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合作是重要推力。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强调,教育强国是干出来的,需要教育战线上一大批教师、领导、管理干部扎扎实实地干;同时要认识到教育强国的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教育强国建设一定是久久为功的。他指出,教育强国建设首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理念的先进与否表现在是否把握了教育规律、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适应人的发展。他呼吁,广大教育同仁扎扎实实地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共同努力!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此次会议是继续落实去年总书记在人大的讲话精神,强调不要跟着别人建世界一流大学,而是要勇走新路。他认为,任何一种高校评价的方法,都自成体系,核心是自洽。同时,也要做好推广宣传工作,把我们的评价体系传播出去,赢得社会、各级用人单位的认可。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教授谈到,高校评价要回归初心,思考其基本功能到底是什么。教育主管部门在高校评价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高校评价的理论构建应该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在促进教育公平效率方面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她强调,教育要关注弱势群体,高等教育要回归人民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公司党委书记刘惠琴研究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公司党委书记刘惠琴研究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发言,她强调注意三个关键词——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她指出,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相协调,中国式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大家在基本概念、强国理念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共识,从科学、逻辑和国家定位等方面加强共识,这是评价的基础。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经理马陆亭研究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经理马陆亭研究员从三个层次对教育强国进行了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教育强国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从中观角度来讲,教育强国就是完备的教育体系;从微观来讲,就是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达到一流水平,要适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挑战。他同时指出分类评价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同类高校的个体差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施晓光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施晓光教授指出:评价很重要,但怎么评更重要。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要服务并促进大学的发展。他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评价应顺应时代变革,具备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照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公司党委书记张晓京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公司党委书记张晓京研究员在发言中强调,学术评价特别是涉及专业和学科的评价,需要密切地关注到我们中国社会科学界现在对于中国自主治理体系建构这样的一种努力和探索,高校评价的专家要和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学者结成一种更紧密的学术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学术评价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经理周海涛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经理周海涛教授对《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这项工作是一项开拓性探索,主要表现为:一是储备性很强,涉及了13个国际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二是共识性强,使用客观数据说话,目录的基础性、真实性能够有力支撑它的影响力;三是动态性强,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范围内,从科研成果和人才成果这两角度评判全球高等教育界,评价的过程与实践的动态变化近似同步。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经理申素平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经理申素平教授表示,评价制度必须牢牢地和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育评价作为政府满足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权力,这个权力应当得到有效的规范化。因此,在教育评价这个体系的建立当中,如何实现或者体现出法治所要求的这样一些价值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
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教育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范唯谈到要关注评价过程中三种关系:一是内外部的关系,类似经济谈内外双循环,评价也有内外之分,学校自身的内部评价非常重要。学校对待评价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如果太过功利一定会导向非常极致的状态,越是心态平和看待评价其实就越可能接近真相、越可能起到它应有的价值;第二个是管办评的关系,要明确评的初心是为发展而去比较,我们希望管办评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质量共同体的关系;第三是辩证的关系,任何评价体系都有利弊,都有不同的考量,勇敢走出第一步是很不容易的事,我们要允许它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有慢慢积累、成长的空间。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经理、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
会议的最后,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经理、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介绍了《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情况。